科茂环境受邀在亚化论坛上做废塑料化学循环报告

2025-07-18 17:29 科茂韩博
二维码

7月17日,由亚化咨询主办的“2025塑料化学回收技术与市场论坛”在桂林召开。中石化、CARBIOS、威立雅、霍尼韦尔、KBR、同济大学等全球顶尖企业与科研机构齐聚,聚焦废塑料化学回收技术突破与市场机遇,成为行业发展重要风向标。


科茂环境作为国内化学回收领域技术标杆企业,受邀发表“废塑料化学循环项目进展与‘N+1’模式展望”专题报告,向全球同行展示自主创新的技术路径与解决方案。

87123612-4e09-4b60-80c7-dff2f0867f91.png


科茂环境展示的“N+1”废塑料化学循环模式,正成为破解全球“白色污染”与资源短缺困境的关键方案。这一模式通过分布式前端与集中化后端的协同联动,重新定义了废塑料循环利用的效率与价值边界。


“N+1”模式的核心在于精准分工:“N”代表布局于各市/区/县的分布式废塑料加工工厂,就近处理生活垃圾中的混合废塑料、填埋场陈腐塑料等“难啃的硬骨头”,将其转化为纯净度高的热解油;“1”则是位于省会或交通枢纽的一体化工厂,集中处理全省“N”工厂的热解油,通过“低碳烯烃最大化”技术产出原生品质的新树脂等产品。二者以热解油为纽带,形成“从废塑料到新塑料”的全闭环,实现100%源于废塑料的化学循环。


原料获取:破解“分散污染”治理难题


“N+1”模式通过“分布式原料处理”,实现了三大突破:


其一,原料适应性实现跨越式提升。“N”工厂凭借灵活的工艺设计,能耐受高杂质、多品类的废塑料原料,将原本难以进入循环体系的“垃圾塑料”转化为标准化热解油,大幅拓宽了可回收资源的范围。


其二,物流成本大幅降低。废塑料体积大、密度低,长途运输成本高昂,而转化为热解油后,杂质得到去除,且密度显著提升,运输效率倍增,从源头降低了全链条物流成本。


其三,环保成本更趋合理。“N”工厂依托地方产业园区现有三废处理设施,将杂质处置压力分散到源头,既符合“谁污染、谁治理”的环保原则,又避免了集中处理带来的成本堆积,实现社会总成本最优。


价值创造:从“低值焚烧”到“高值循环”的跨越


传统废塑料处理中,焚烧仅能产生数百元的热值价值,而“N+1”模式通过全产业链协同,让每吨废塑料释放出数千元的经济价值:


在产品收率上,“1”工厂搭载的尖端技术展现出显著优势。以科茂位于日照的“灯塔工厂”为例,其PTP技术可靶向生产20万吨原生品质聚丙烯,经济效益远超行业平均水平。


在成本控制上,聚焦单一核心产品的设计大幅简化了分离流程。相较于传统多联产装置,“1”工厂的分离设备投资显著降低,为利润留存腾出更大空间。更值得关注的是,即便没有环保溢价,该模式仍能实现盈利。


“N+1”模式的深层优势,在于其对产业分工的重构。“N”工厂专注于前端原料的“就近净化”,解决“原料从哪里来”的问题;“1”工厂专攻后端产品的“高值转化”,攻克“产品往哪里去”的问题。这种分工既延续了早期“小而专”的灵活性,又兼具“大而全”的规模效应,推动行业从粗放处理迈向精细利用。


目前,这一模式已在科茂环境的数个项目中落地验证,随着全球化学循环市场需求预计2030年突破1000万吨,“N+1”模式将以“原料无废化、产品高值化、产业生态化”的独特优势,引领中国废塑料化学循环技术从跟跑向领跑跨越,为全球“白色污染”治理提供可复制、可推广的创新方案。